教育部昨天開課程審議大會通過決議,12年國教新課綱高中國文維持文言文占比45%至55%,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選材範圍不限四書,也就是沒有範圍,未來大考國文怎麼準備?補教老師說,家長會恐慌和緊張,國文科補習班會更夯。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。聯合報戲資料照/ 記者黃義書攝影 分享 facebook 課審大會通過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選文標準,刪去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學》與《中庸》四書範圍之後,新的選文標準只剩下「能融入品德教育、生命教育、生涯發展、人權教育等議題的合適文本」,未來取材範圍不限《四書》,也可從《五經》選文,範圍更廣。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、北一女教師段心儀表示,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已從四學分砍成兩學分,未來選材範圍若不限四書,單單是五經的選文,就已超出《古文觀止》甚多,對老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是很大挑戰。 段心儀指出,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強調的是「基本教材」,是高中生要學的基本涵養,不是「包山包海」的教材。課審會委員重視的「多元選材」,在現行課本裡早已實施,目前各版高中國文教科書選文已有老子、莊子、韓非子等百家思想,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應回歸到「基本」選文。 她表示,一旦各書商出版的中華基本教材選文歧異太大,老師教學不可能不顧升學考試,沒有範圍的考試對學生壓力最大況下進行,會讓這兩學分成為「不可承受之重」。 補教國文科老師楊墨表示,沒有接觸第一線教學的家長會恐慌和緊張,這只會讓未來國文科補習班更夯。學校老師可能僅就課文文意去解釋,但補習班老師會將九流十家思想作完整介紹。學生只要把九流十家的思想融會貫通後,考試考的是大標題,不是深入研究精義,不必恐慌。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、台大教授王立昇認為,最近他常讀老子道德經、孫子兵法也有所體悟,中華文化教材若獨尊儒家,也是偏剖;他認為高中生考試,是要在素養的架構下,了解語感文字運用,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是國文科的延伸,不應該只是語文課程,應該也是文化課程。135位作家支持文言文比例調降,有作家認為艱澀古文並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。記者翁禎霞/攝影 分享 facebook
F5781FE86D2A793D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九州娛樂城 通博娛樂城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iftoj8a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