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甘孜縣被譽為「踢踏舞的故鄉」,甘孜踢踏已被列為中國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 圖擷自視覺網 分享 facebook 中國大陸四川省特有的「甘孜踢踏」已有1000多年歷史,不僅強調腳下功夫,長袖飛舞的手部動作更是一絕。甘孜踢踏傳承人希望向下扎根,延續這項康巴地區特色文化。四川省甘孜縣被譽為「踢踏舞的故鄉」,甘孜踢踏已被列為中國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與愛爾蘭、西藏踢踏不同的是,甘孜踢踏更強調手部和身體動作,搭配輕快的藏族民間音樂,風格更活潑昂揚。73歲的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陳邦文有「踢踏王子」稱號。出身藏族的他從18歲開始學踢踏,數十年來帶著甘孜縣踢踏舞隊四處演出,如今已有上千人向他習舞。談到甘孜踢踏的特色,陳邦文說,愛爾蘭與西藏的踢踏都跳出他們的風格,但西藏踢踏手部沒有動作,「我們甘孜踢踏跳出了我們的風采:長袖飄舞藍天,踢踏敲響草原」。甘孜踢踏源於祭祀舞蹈,逐漸演變為民間舞蹈,且形式不拘,一人能跳,上百人舞團也能跳。無論是農曆春節、藏曆新年或平時慶典活動,甘孜縣內有歌舞表演的地方就有踢踏,已成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。甘孜踢踏過去只有男性跳,如今女性也加入。但陳邦文希望這項傳統文化能進一步發展,特別是讓年輕族群接觸,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。為了讓甘孜踢踏更普及,陳邦文和創作團隊編出一套少兒踢踏操,甘孜縣內的中小學每週要跳3天。陳邦文認為,只要跟著踢踏操學習,基本上沒什麼難度。陳邦文回憶起多年前隨舞團到北京中南海舞台上演出,贏得滿堂彩,謝幕後觀眾一直鼓譟,跳得滿頭大汗的他心想代表四川和甘孜縣,深感榮幸。對他來說,能讓甘孜踢踏走出去,就是最開心的事。

3A3621EC180DF0DC
arrow
arrow

    cliftoj8a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