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帝陵寢前安放的明萬曆三十九年「炎帝陵」石碑,是大陸目前發現最早的炎帝陵碑。記者樊德平/攝影 分享 facebook 高平境內記載炎帝的碑石有110多通,上起魏晉,下至明清,時間縱跨1500餘年。除炎帝陵碑外,另有三塊碑刻在大陸獨一無二;其中,北齊天保二年(西元551年)的五佛碑,刻有「神農,聖靈所托遠矚太行」等字樣,是大陸記載神農炎帝遺跡最早的石刻文字。另一塊是唐天授二年(西元691年),武則天登基第二年的高平縣羊頭山清化寺碑,記載有「此山,炎帝之所居也」、「人欽聖德,號曰神農」,文中詳述炎帝得嘉禾、獲五穀、製耒耜和嘗百草、療民疾等功績,文末「播生嘉穀,柱出茲山矣」,更提及炎帝的兒子柱,出於此山。炎帝嘗百草,開啟華夏醫藥文明。圖為百草堂內雕塑。記者樊德平/攝影 分享 facebook 第三塊是唐天佑七年(西元910年)墓誌銘,有「神農鄉神農里團池店」字樣,顯示在唐宋時期,高平就有「神農鄉」之稱,所轄地就是羊頭山一帶。這三塊碑目前都存放於山上神農廟中。據傳,炎帝時代,羊頭山上空飛過一隻鳥,嘴裡銜著一枝九穗嘉禾,穗上的穀粒落下,炎帝將它們一一撿起,用石鏟、木鋤等耕掘土地,播種這些穀粒,秋天一到,穀穗收成。而後逢春季大旱,神農鑿井疏通泉水,用井水澆灌土地,穀苗又長高。有了經驗後,炎帝便把這些耕種技術教給當地居民,這也是「神農井」和「五穀畦」的由來。2015年11月,山西省考古專家在羊頭山考察挖掘時,發現該處附近埋藏許多仰韶時期的尖底瓶、紅陶缽及紅陶夾砂罐的陶片;在遺址之上有一道東西走向的人工石砌圍牆,時代與仰韶時期相當或稍後,迄今約5000年歷史,說明當時羊頭山已出現頻繁的人類活動和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模式。歷史記載的神農城,其可能年代與新發現的羊頭山遺址時間、地點均吻合。羊頭山下神農鄉東北一帶,也一直流傳著炎帝中毒時,在經過的村落留下完整地名、村名的故事。相傳炎帝在羊頭山因誤食百足蟲而中毒,之後腹痛難忍,不能騎馬,只得下馬讓人抬著走;炎帝換馬的地方後來取名「換馬村」,沿襲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。而後,炎帝被人抬著走到兩里多地的地方,因疼痛說話很吃力,前言不搭後語,人們便把這裡稱作「口吃村」,後演變為現在的口則村。之後又走了一段路程,炎帝已不省人事,如何呼喊皆不能回應,此乃「不應村」,現為北營村。炎帝去世後,他的坐騎晝夜悲鳴,沿山奔跑,後人將此山崗稱為「跑馬嶺」。炎帝陵所在的莊里村,是炎帝裝殮安葬之地,稱「裝殮村」,後人因名字不喜慶而改名。換馬村,相傳是炎帝換馬的地方。記者樊德平/攝影 分享 facebook
38AEC0C3734A0E60
arrow
arrow

    cliftoj8a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