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家委員會昨天舉辦「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」,本屆得主共有10人,包含終身貢獻獎曾貴海、羅肇錦;傑出成就語言、文史及文學類得主何石松、利玉芳;公共事務及海外推廣類則頒給鄧幸光、尤約翰及溫彩棠;學術、藝術及文創產業類由胡泉雄、張維安,以及獲得評審團特別獎、已故的林炳煥先生獲得。終身貢獻獎得主曾貴海、羅肇錦,會中從副總統陳建仁手中接下獎座,得獎的喜悅溢於言表。目前擔任醫師的曾貴海,同時也是綠色協會會長,擁有一個響叮噹的綽號「搞頭王」。他笑稱,在客家話指的是孩子王,他從小就是帶頭作亂的小孩。這樣的性格直到他長大成人仍存在,兼具理性與浪漫的他,在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,是內科醫師、環保人士、社會運動者,也是詩人。曾貴海出生於屏東佳冬下六根庄,父母都是讀過書的客家人,可惜兒時父親早逝,家裡育有4個孩子,為了減輕母親負擔,他開始送報打零工,在這段期間他認識了真正的客家農村。長大後他努力考上醫科,談起那時的願望,他坦言「是為了擺脫戒嚴壓迫」,考進醫學院的他,有機會讀文學、思想史,他還和同學創立「阿米巴詩社」,從那時起文學的根逐漸萌芽。後來曾貴海返回故鄉行醫,他說「醫病,也醫社會」。那段期間他積極投入社會運動,結盟的團體從屏東到台南。即使身分貴為醫生,他仍默默行善,關懷社會的每個角落,他認為要聽人民的心聲,了解社會的需要,不能自私只想到自己。後期他重拾文學,並致力於推廣客家文化,他用客家話寫詩、搶救古蹟、參加社區改造運動,成為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。另一名終身貢獻獎得主羅肇錦,曾擔任台灣客家語文學會理事長、現任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榮譽教授。曾出版海內外第一本客語語法研究專書,30年來培養客家人才無數,奠定國內客語研究基礎。為何一生致力於推廣客語?羅肇錦說,「若這東西跟別人一樣,沒有必要去研究,能難得留下來和別人不同的,才是他想研究的目標」。羅肇錦出生於苗栗銅鑼三厝屋,小時候家境不好,家裡養豬,他戲稱自己是「被番薯養大的小孩」。長大後他考上師範學院,當時風氣還不開放,他總覺得自己講客語很丟臉,不解為何客家話在台灣社會受到壓制,後來他轉念學用客家話寫文章,一頭栽進客家研究一做就是十餘年。他強調,客家的主體性一定要存在,希望未來客語認證考試能由教育部來辦。終身貢獻獎得主羅肇錦,曾出版海內外第一本客語語法研究專書,30年來培養客家人才無數,奠定國內客語研究基礎。圖/客委會提供 分享 facebook 曾貴海在阿米巴詩社所寫的每日一詩。圖/客委會提供 分享 facebook 曾貴海(中)推動南方綠色革命中的護河運動。圖/客委會提供 分享 facebook 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曾貴海自嘲從小就是帶頭作亂的小孩。圖/客委會提供 分享 facebook
4CA2E583F33DB4B1
arrow
arrow

    cliftoj8a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