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LIST_START#
  • 視訊
  • #LIST_END#


記者莊友直/台北報導

鏡頭有防手震大家都聽過,但不是每顆鏡頭都有防手震功能,因此目前愈來愈多廠商(大多皆是微單眼),都開發出以感光元件偏移為原理的「機身防手震」因應。近期也有傳聞指出,富士目前也正努力將此功能導入未來機種中,明顯是為了搶老鏡頭轉接商機啊~

根據 Fuji Rumors 的報導指出,曾經在專訪透露因原理是感光元件偏移,反而會影響邊角畫質,要以數位修正補償的因素,而不會在微單眼加入機身防手震(IBIS)的富士,近期似乎有開始研究此計畫的可能性,其實想一想也算是蠻有可能的,又是為何呢?

▲以 Sony A7 系列來說,有著與 35mm 相同片幅的全片幅微單眼,要是有機身防手震的話,搭配老鏡轉接可說能完全解放拍攝實力,也難怪會被戲稱「北港香爐」。(圖/翻攝自 Youtube)

目前大多的單眼機身,都是採用鏡頭防手震的方式,但對部分愛用微單眼的攝友來說,不僅輕巧體積,也因法蘭距較短的原因,讓微單眼成為轉接老鏡的最佳方案。像全片幅規格的 Sony 微單,如今都還有「北港香爐」的戲稱。

▼m4/3 片幅的 Olympus EM-1 II 內置 5 級防手震,搭配指定鏡頭更是能達到最高的 6.5 級規格,但因片幅較小、轉接老鏡需要 x2 焦距,用的人也不算太多。(圖/記者莊友直攝)

那麼轉接老鏡又跟機身防手震有什麼關係?由於老鏡頭大多都沒有防手震規格,要是長焦鏡頭的話,拍攝就需要更保守的快門速度,要是鏡頭有內建防手震機能,也會因為機身系統不同,加上轉接環需要專屬電子接點才能判讀,如果機身就有防手震的話,即使焦段無法完美符合,但有總比沒有好吧?

近期像是 Sony、Panasonic 與 Olympus 等廠商都有機身防手震,且 Olympus EM-1 II 搭配專屬鏡頭更是能達到世界最猛的 6.5 級防手震(因為地球自轉所以無法再高了);但對轉接老鏡的用戶來說,感光元件愈接近 35mm 底片的全片幅,才能完整解放老鏡實力;因此除了全片幅的 Sony 之外,身為 APS-C 微單,又有復古外型與底片色調的富士,規劃做機身防手震,想想也是該做啦。




0C0EF47F4D9BC954
arrow
arrow

    cliftoj8a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